法学系
法学专业招生始于1993年,2003年获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2015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国家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组织的法律硕士评估。2018年被列入“荆楚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计划”。法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外聘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接近89.5%;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为80%;6名教师有出国访学经历;过半数教师兼任全国性、地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经济法研究会、财税法研究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地方立法研究会等学科研究会的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近五年来,法学专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获得了飞跃发展。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19年法学学科排104名,2020法学学科排86名,位列前50%,2021法学学科排名97,位列前31%,进入软科B+。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科突出自然资源法治和生态环境法治研究。法学系老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5项及其余项目3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青年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在《中国法学》《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教研论文11篇,出版专著教材15部。
在人才培养方面,法学专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打造法治人才培养重镇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遵循新时代青年法治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教学理念,结合学校资源环境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和打造“高综合素质而具有资源环境特色的新时代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培养运用法学理论、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的基本能力,旨在为立法、行政、检察、法院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培养学术水平过硬、实践能力强的新时代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作为学校重点规划和培育学科,法学专业具备本科生、硕士生、留学生等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50%左右,每年都有毕业生前往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在社会服务方面,法学专业积极服务社会、服务行业,充分发挥法学专业特色的智库功能,为我国政策法规的起草和战略规划制定建言献策,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服务,做到了全体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充分提供智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专业主要课程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已建成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等校内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同时还建有洪山区人民法院、东湖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北京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湖北崇道律师事务所等十余处校外法学实习实践基地。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教学与毕业实习等。